華聲在線9月17日訊(通訊員 劉怡志 楊建新)今年暑假,南華大學校園里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學生宿舍“煥新記”。與以往不同,今年的學生宿舍改造提升工程現場多了一支特別的隊伍——由南華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18名大四學生組成的“學生監理員”,他們以“學生監理員”的身份深度參與學校工程項目建設的全過程,這也是該校首次嘗試將民生工程與學生實踐育人相結合。
本次實踐育人的創新開展,由土木工程學院進行理論指導,規劃基建處提供崗位指導,學生工作部負責物資保障,旨在讓學生以管理者的身份參與到學校建設中,通過實踐歷練本領,通過管理打造精品。
“這是我們推動‘新工科’建設,深化產教融合的一次突破性嘗試?!蹦先A大學副校長王利華教授表示,“讓學生以主人翁身份參與校園建設,不僅能為工程注入青春視角,更是對‘實踐出真知’育人理念的最佳詮釋。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模式,培養出更多懂理論、會實踐、有擔當的新時代工程師?!?/p>
將施工現場作為學生專業儲備的大考場,讓學生在基層實干中歷練職場本領。據悉,本次校區老舊宿舍樓改造涉及外墻、屋面防水、水電管線、室內粉刷等全方位翻新,新校區則側重于精裝設施的管理與調試。18名土木工程專業學生分為6個小組,每小組負責一棟維修改造項目的監督工作。在規劃基建處工程管理辦公室老師的崗位工作指導下,這些“學生監理員”們很快進入工作角色。他們每日核對施工圖紙,檢查材料質量,監督施工工藝,排查安全隱患,并詳細記錄工程日志。在每周五的監理例會上,他們分享監管工作成果與經驗,以敏銳的洞察力和強烈的責任感得到各方的一致好評。
“我大一時就住在現在負責的這棟老樓里,感情特別深。”負責紅湘校區致遠園五棟宿舍樓的學生監督員王渲凱一邊檢查屋面基層防水一邊說,“以前學《房屋建筑學》《基礎工程》覺得抽象,現在親眼看到卷材的鋪貼工藝、親手用儀器檢測墻面平整度,知識變得無比具體。能用自己的專業能力讓學弟學妹的居住環境變得更好,我感到特別自豪?!?/p>
所有工程于開學前全部高質量完工,并為數千名學子提供了更舒適、安全、現代化的居住環境。
本次“工程”試點既拓寬了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管理的渠道,也為學生提供了畢業前檢驗和提升專業技能的寶貴經歷,是學校在創新實踐教學模式上的一次成功探索,實現了“育人效益”與“工程效益”的雙豐收,成為學校重要的民生工程與育人工程相結合的創新典范,為全省高校推進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提供了“南華經驗”。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田從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