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齲齒從“發芽”到“摧毀”牙齒,就像一場精心策劃的“慢性謀殺”。在全國愛牙日來臨之際,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口腔科吳宙恒主任帶你了解牙齒是怎么從一個小黑點到最后灰溜溜的下崗。
第一階段:細菌部隊“安營扎寨”??
??關鍵詞:牙菌斑、酸蝕、脫礦? 每次吃完甜食,口腔里的細菌就會集體狂歡,把糖分當“軍糧”,代謝出強酸。這些酸像“微型電鉆”,24小時不間斷地腐蝕牙齒最外層盔甲-牙釉質。
第二階段:牙齒開始“漏風”??
??關鍵詞:齲洞、冷熱敏感、食物嵌塞?? 酸蝕持續攻擊,牙釉質“盔甲”被擊穿,牙本質也就是牙齒的“里襯”暴露。這時牙齒就像被蛀空的樹干,出現肉眼可見的黑洞。
在這個階段,吃冰棍時牙齒像被電擊,喝熱湯時像含了塊烙鐵,塞牙時更是疼到齜牙咧嘴,其實這都是牙齒在“求救”!但打臉的是,“求救信號”很明顯,我國35-44歲人群中,89%有齲齒,但主動治療的人不到40%。
第三階段:牙神經“大罷工”??
??關鍵詞:牙髓炎、根尖周炎、臉腫得像包子?? 細菌攻入牙齒的“神經指揮部”— 牙髓,引發劇烈疼痛。免疫系統釋放大量炎性物質,導致牙齦鼓包、臉腫甚至發燒,這個階段一顆齲齒不治療,可能引發頜骨感染、蜂窩織炎,甚至需要住院開刀。
第四階段:牙齒“下崗”倒計時??
??關鍵詞:殘根殘冠、鄰牙遭殃、鑲牙花錢如流水牙齒結構崩塌,最終只剩殘根。此時不僅咀嚼功能喪失,還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鄰牙向缺牙處傾斜,導致食物嵌塞,對頜牙失去對抗,越長越長,缺牙區牙槽骨萎縮,影響面部美觀。
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口腔科吳宙恒主任提醒,如果有齲齒問題,及時到醫院就診,做自己口腔健康第一責任人。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田從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