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殊教育工作中,“愛心”固然重要,但鄧常珠老師更堅信“專業”的力量。作為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學校的一線心理教師,九年來她始終扎根特殊教育,用專業與愛心為特殊兒童點亮心靈的明燈。她既是孩子們心靈的守護者,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創新的探索者。
從教以來,鄧常珠始終秉持一個樸實的理念:只有將專業知識和愛心相結合,才能真正幫助特殊兒童成長。這個看似簡單的教育理念,正是支撐她不斷前行的動力。她以“心育”為主線,將心理學理論與特殊教育實踐緊密結合,不僅幫助眾多特殊兒童獲得心理成長,也為同行教師提供了專業支持。
2023年獲學校育人故事演講比賽第一名
一、深耕心育:從理論到實踐的探索者
2016年,鄧常珠剛畢業,隨即考入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學校。面對特殊兒童多樣化的心理需求,這位年輕的教師沒有退縮,而是選擇迎難而上。她深知,特殊兒童的心理健康需要更專業、更細致地支持,于是她一邊投入教學工作,一邊攻讀碩士學位,研究方向聚焦于特殊學校師生心理健康服務。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鄧常珠基于特殊兒童的認知發展特點,積極探索“主題教學結合藝術治療技術”的教學策略。通過認識自我、情緒調節、人際交往等主題框架,嘗試將繪畫表達、沙盤游戲等技術融入教學環節,幫助特殊兒童提升情感表達能力。一位學生家長曾感慨地說:“繪畫和沙盤游戲真的很神奇,幫助我更加了解孩子的真實情感狀態!”
除了課堂教學,鄧常珠還帶領來自湖南多個地區的老師,共同開發了《心理暖身活動資源包》共計54個,其中包含相關活動的教案、課件、視頻資源。這些資源因其專業性和實用性,已被湖南人民出版社作為《心理健康》圖書配套資源使用。
在個別心理輔導方面,鄧常珠老師堅持開展心理輔導工作。她堅持每周開放心理咨詢室約10個小時,九年來累計完成個體和團體心理輔導700余學時。通過沙盤游戲等專業方法,她成功幫助多位特殊兒童走出心理困境,其中有多位學生已經順利考入心儀的大學。她的專業付出不僅讓特殊兒童直接受益,更推動學校在2022年被評為“郴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
作為普特融合的積極踐行者,鄧常珠的服務范圍輻射郴州市及周邊多個地區。她不僅為蘇仙中學、湘南附屬小學等城區普通學校提供專業心理健康服務,更深入偏遠地區開展專項支持:包括為永州回龍圩地區130名中考學生實施考前心理賦能講座,為湘西古丈縣一中教師培訓生涯規劃指導技能,以及對溆浦縣1500名班主任進行心理課程教學能力提升培訓?;谶@些跨區域、多層次的融合教育實踐,她創新提煉出《“TFTST”模式融合教育“心”路徑》實踐案例,該成果于2023年榮獲湖南省教育廳優秀案例一等獎,其創新性在于構建了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在心理健康服務領域的協同實施框架。
2024年擔任《心理健康》叢書高中學段主編,組織編寫工作。
二、感恩前行:團隊與學校的托舉之力
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鄧常珠常說:“我的每一點進步都凝聚著集體的智慧。”她特別感恩郴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學校這個溫暖的大家庭,是學校提供的平臺讓她能夠將理論轉化為實踐,在探索中不斷成長。
“記得剛提出要用沙盤游戲服務于師生的心靈成長時,學校立即給予了全力支持?!编嚦V榛貞浀?。學校不僅為她的教學創新創造條件,還支持她參與各類專業培訓和學術交流。在學校推薦下,她2021年參加了“國培計劃”郴州市教師培訓師高級研修班(A519),并以優異成績被評為“優秀學員”。
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鄧常珠遇到了許多貴人。湖南省培訓湘軍對職業生涯內驅力的點燃喚醒;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和郴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專家指導她課題研究開題;湖南省特殊教育學校同仁們支持課題調研;衡陽師范學院的導師引領她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湖南省社會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專業委員會則為她提供了展示鍛煉的平臺。2023年,該專業委員會掛牌成立“郴州市鄧常珠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標志著她的專業能力獲得了更廣泛的認可。
“團隊的支持是我最堅強的后盾?!编嚦V閯忧榈卣f。無論是共同開發教材,還是組織大型心理健康活動,團隊成員總是齊心協力。工作室成員歐老師說:“鄧老師善于激發團隊潛能,讓我們每個人都能發揮所長?!边@種團隊精神,也體現在她主持的湖南省“十四五”教育規劃課題研究中,多位同事積極參與調研和數據收集工作?;谡n題研究成果,2023年,在湖南省特殊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會上,為參會同仁提供了重要的實踐參考和理論啟發。
2022年參加湖南省研究生教學技能大賽
三、學術研究:為特殊教育注入新能量
鄧常珠始終堅持科研反哺教學的路徑。在扎實的實踐基礎上,鄧常珠不斷追求專業提升。2025年,她成功通過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博士的入學考核,即將開啟新的學習旅程。這一選擇源于她對特殊教育事業更深層的思考:“我希望通過系統的學術訓練,為特殊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找到更科學、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鄧常珠圍繞特殊教育心理健康問題,持續開展課題研究和實踐探索。她主持的湖南省“十四五”教育規劃青年資助課題《團體沙盤游戲治療對特殊教育教師心理健康的干預與追蹤研究》,針對特教教師這一常被忽視的群體展開深入研究,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心理支持方案。她還參與多項省級課題研究,在省部級以上期刊發表專業論文5篇。今年,她申報主持2025年湖南省“十四五”教育規劃青年資助課題《基于兒童需求的特殊教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與資源開發研究》,她說該研究將成為她推動特殊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化發展的重要著力點。
在教材建設方面,鄧常珠主編的湖南人民出版社《心理健康》圖書高中學段教材因其專業的編排和貼近實際的內容設計,被多所學校采用。更難得的是,她始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只有扎根實踐,研究才有生命力?!边@是她常說的話。
經常擔任學校沙盤游戲輔導培訓講師和國培授課教師。
結語:心育之路,永不止步
從初出茅廬的年輕教師到有方向的心育人,鄧常珠用九年的堅守詮釋了教育工作者的專業精神。她以專業能力為特殊兒童點亮心燈,以感恩之心回饋學校與團隊,以學術研究為特殊教育注入新能量。
展望未來,鄧常珠表示自己還有很多的學習和積淀,她將繼續深耕特殊教育心理健康領域,將更多前沿理論轉化為實踐成果。她特別期待通過博士階段的學習,系統提升研究能力,為特殊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更有效的途徑?!靶挠且粓鰷嘏男扌小编嚦V檎f,“我愿以畢生精力,守護這些特殊孩子們的心靈成長?!保ㄌ朴褶保?/p>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田從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