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單程2元,往返4元;地鐵換乘票價8元;中國科技館學生票20元;午餐預算30元……”這份詳盡的出行預算表,出自一名三年級學生樂樂之手。而在不久前,他還是個對數學充滿畏難情緒的孩子,如今卻成了善于規劃、精打細算的“小達人”。
今年暑假,學而思網校推出“生活中的數學家”活動,號召各地孩子“用100元玩轉一城”。這一活動不僅讓小朋友在生活中開始“算賬”,體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場景中的應用,而且通過拍攝當地美食、景點和打卡路線有效推廣了自己家鄉的文旅特色。此次活動覆蓋了全國一百多座城市,吸引了數百個小朋友參與并發布視頻?;顒右曨l累計播放量突破110萬,收獲了近6萬個愛心、3萬多次點贊和近2萬次分享,在互聯網上掀起了一場發現生活中數學的熱潮。
北京、武漢、岳陽、濟南、滄州、哈爾濱……小朋友們用100元玩轉的足跡覆蓋大江南北。像樂樂的視頻發布后,不僅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稱贊,在互聯網上也引起了眾多網友的共鳴和贊賞。他不僅化身城市推廣大使,還將書本知識用于生活實際,真正做到了學以致用。
這次成功的體驗,讓樂樂變得更加樂觀自信,也開始真正喜歡上數學。他相信自己是“可以學好數學的”,甚至是“善于用數學的”。他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數學不是書本上枯燥的數字和符號,而是生活中非常有用的工具。這種轉變也影響了他的性格,如今在小組討論中,他更愿意主動分享想法,變得更加開朗自信。
這場活動的靈感來源于《學而思新數學》背后的理念之一——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傳統數學學習中,部分孩子常陷入 “死記公式、機械計算” 的困境,認為數學與日常生活距離甚遠,難以提起興趣。通過引導他們發現身邊的數學,恰恰為孩子們搭建了應用數學知識的實踐平臺,激發孩子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的興趣。
在這一活動中,孩子們不再是被動接收知識的學習者,而是主動探索、積極實踐的 “生活數學家”。他們從日常場景出發,運用課堂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 無論是規劃一次出行的交通預算,還是計算購物時的優惠折扣,都讓數學真正 “落地”,成為孩子們探索世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雪丹)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田從梅
來源:光明日報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