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是我國首個“全國科普月”。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積極響應,持續開展“義診惠民 科普同行”系列活動。9月16日上午,醫院眼科在門診大廳成功舉辦了老年性白內障防治公益科普講座及義診,吸引眾多市民參與。通過知識普及和免費篩查,助力市民早發現、早治療,防止因病情拖延而面臨失明風險。
科普講座:專家詳解白內障,破除認知誤區
活動伊始,眼科主任醫師李先鋒以“認識白內障:衰老的自然產物”為題,為市民清晰解讀疾病知識。李先鋒介紹,白內障是眼球晶狀體蛋白質變性混濁,導致視力模糊的常見眼病,多見于40歲以上人群,年齡增長是主因。此外,眼外傷、長期紫外線照射、糖尿病等全身疾病及某些藥物也可能誘發。患者會出現視物模糊、畏光、視物顏色變暗等癥狀,嚴重者僅存光感。
他強調,目前尚無有效藥物能治愈白內障,手術是唯一根治手段。主流的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具有切口?。▋H2~3毫米)、恢復快(次日可恢復基本生活)的優點。針對部分市民對“手術風險高”的擔憂,李先鋒以醫院成功完成的大量高齡手術案例說明,只要術前評估完善、術中操作規范,年齡并非手術禁區。他呼吁老年人定期進行裂隙燈檢查,糖尿病患者更應每半年篩查一次,實現早發現、早干預。
95歲老人重獲光明,圓國慶旅行心愿
9月10日,眼科成功為95歲高齡的張建文(化名)老人實施白內障手術,成為醫院該年齡段手術的成功范例之一。
張建文老人因雙眼重度白內障,左眼僅存光感,右眼視力更差,僅能看清醫生在眼前手部晃動的影子。日常依賴輪椅,熱愛旅行的他倍感失落。于是,家人帶他來到長沙市中心醫院眼科求治。
入院后檢查發現,老人晶狀體核硬度達Ⅳ級,硬如石子,還合并角膜老年環及翼狀胬肉,影響手術視野,手術難度和風險極高。眼科主任朱學春團隊聯合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專家嚴密控制其血壓、血糖后,成功為患者實施了“白內障超聲乳化劈核聯合微切口核塊取出+人工晶體植入術”。術中精準劈核以減少損傷,經微創切口取出混濁晶體并植入人工晶體,手術順利,歷時20分鐘。
術后次日,老人視力顯著改善,右眼視力恢復至0.3。家屬欣喜表示,老人正計劃實現國慶赴張家界旅行的夙愿。
專家提醒:科學護眼,定期檢查是關鍵
結合案例,朱學春就老年眼健康防護給出建議,強調“防治結合”:
1.合理用眼: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每20分鐘休息或遠眺。
2.防護紫外線:戶外活動佩戴防紫外線太陽鏡。
3.均衡飲食:多攝入深綠色蔬菜(菠菜)、柑橘類水果及深海魚,補充維生素C等營養素。
4.重視篩查:60歲以上人群應每年進行視力、眼壓、眼底檢查,及早發現白內障、青光眼、黃斑變性等眼病。
5.及時就醫:出現視物模糊、眼前黑影、眼脹頭痛等癥狀,應立即就診,避免延誤治療。
通過科學預防和及時干預,可有效延緩老年性眼病進展,守護清晰視覺和生活質量。(通訊員 孫承歡 秦璐 審核 朱學春)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田從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