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企業高級工程師到高校專業課教師,傅強用二十二年的行業積淀,在2022年11月完成了一場跨越領域的轉身。走進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講堂,他深知高校肩負著培養人才、科研創新與服務社會的重任,以教育家精神為指引,在這片育人沃土上開啟了全新征程。
一、以細節澆灌,用真心陪伴
“傅老師!來幫我拍個祝福視頻吧。”正在拍攝畢業季祝福視頻的劉彭伊藤遠遠地就瞧見了他的班主任。傅強也熱情回應著他,立刻放下了手中的事務,中途還不忘向學校新媒體中心的指導老師問詢:“我們劉彭表現得怎么樣?他文筆好,可以讓他多寫點文章,感謝你們的關心和指導?!庇浀妹恳晃粚W生的名字和特長,時刻關心學生的成長,用心、用情對待每一名學生,這便是傅強的班主任日常。自入職以來傅強便擔任起了班主任一職,并始終穩居學院第一。每周數次班會凝聚班級力量,多次走訪宿舍傾聽學生心聲,鼓勵大家考證提升自我;課余時與學生并肩球場,在籃球、羽毛球的切磋中點燃他們的自驅力。在他的陪伴下,班級里多名學生榮獲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這份“從小處做起”的堅守,正是教育家精神中“仁愛之心”的生動詮釋。
“教育的真諦藏在每一個細微瞬間”,這是傅強堅守的育人信念。他摒棄“居高臨下的教誨”,踐行“平等相待的陪伴”,將企業里的成長故事化作激勵學生的養分,用“每一位學生都是朋友”的理念溫暖著每顆年輕的心。
二、以身作則,于細微處踐行為人師表
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作為一所三一集團企業辦學的高校,“6S勞動實踐教育”是教學特色,也是學生們“叫苦不迭”的存在。傅強負責學校明理樓一樓、二樓的6S管理工作時,將其視為“育人先育己”的實踐課堂。作為數智工程學院的“門面”,每層樓每日三次維護、重點區域反復巡查的任務雖重,他卻堅信“機會與挑戰并存”。當疲憊想松懈時,“其他老師做得更好”的對標意識讓他始終緊繃責任之弦。他用日復一日的整潔維護告訴學生:嚴謹自律不是口號,而是融入日常的品格修養——這正是教育家精神中“以身作則”的深刻體現。
企業深耕多年的傅強也深刻體會到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初入校園,傅強便以謙遜之心融入三一文化。他將企業人對品質的執著遷移到教育領域,主動參與各類培訓,虛心向資深教師請教,在“賡續品質之光,鍛鑄燈塔之魂”新進教師專題培訓研討中,他憑借扎實的學習成果斬獲一等獎,用行動證明:教育者首先要成為潛心學習者。
三、以賽育人,讓成長超越獎杯
帶領學生參賽時,傅強更像一位“成長引路人”。他聚焦比賽全流程的實戰價值,告訴學生“意義不在拿獎,而在發現潛力”。從省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到國家三等獎1項,獎杯背后是他引導學生在“真實場景”中錘煉能力的用心。
他注重在備賽中種下“勇于挑戰、善于反思”的種子,讓比賽成為知識轉化、品格塑造的課堂。這種“超越結果、關注成長”的育人智慧,彰顯了教育家精神中“啟智潤心”的核心追求。
入職兩年間,傅強獲評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面對認可,他始終以“路漫漫其修遠兮”的謙遜持續前行。從企業專家到育人先鋒,他用對教育的赤誠證明:真正的教育家精神,從來都藏在腳踏實地的堅守里,在與學生共同成長的每一步里,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里。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田從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