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訊(通訊員 楊超華 彭天舞)白露已過,秋意漸濃,但農村地區河流、池塘等水域仍暗藏風險。為避免秋日里學生因放松警惕發生溺水意外,衡山縣長江鎮中心完小于9月18日創新開展“互動體驗式”防溺水安全演練,讓安全知識從“被動聽”變為“主動學”,為孩子們的秋日安全加上“防護鎖”。
演練開篇,大隊輔導員袁佩文老師帶來防溺水知識講座。她結合農村常見的溝渠、池塘場景,用“水邊青苔易滑倒”“野外水域有暗流”等實際風險點切入,還現場示范“水母漂”自救姿勢,教孩子們“深吸氣、身放松,像水母一樣浮水面”,實用的知識讓學生們聽得專注,不少人悄悄模仿動作。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演練現場的有獎競答環節,孩子們紛紛高舉小手,聲音洪亮地背誦“防溺水七不兩會”。答對的同學捧著小獎品滿臉自豪,沒答上的也跟著同伴小聲默念,安全準則在問答互動中深深印在腦海里。隨后,《防溺水,保平安》的熟悉旋律響起,全體師生大合唱,“偷偷下水危險,遠離河灘安全”的歌詞通俗易懂,清脆的歌聲驅散了安全教育的沉悶感,讓安全意識隨節奏融入日常。
最受關注的當數模擬溺水急救場景。當“落水學生”在模擬水域旁掙扎時,周邊同學沉著應對,立刻大聲呼救并尋找竹竿、救生圈等工具;梁元芬老師迅速上前,一邊演示如何清理“溺水者”口鼻污物,一邊細致講解心肺復蘇要點——“雙手交疊按在兩乳頭連線中點,垂直按壓30次,再配合人工呼吸”,每一個動作都精準規范,學生們圍在周圍認真觀察,有的還悄悄跟著模仿,把急救技能實實在在“學進手里、記在心里”。
演練尾聲,教務處主任陳甜總結時強調:“秋日水邊風險不減,大家要牢記‘七不兩會’,還要當家庭安全小老師,提醒長輩遠離危險水域?!焙喍逃辛Φ脑捳Z,讓安全意識再扎根。
這場別出心裁的秋日防溺水演練,不僅讓農村孩子掌握了實用的安全知識和自救互救技能,更打破了農村安全教育“形式單一、效果有限”的困境,讓防溺水知識走進每一個農村家庭。守護農村孩子的安全沒有“季節界限”,唯有學校、家庭、社會攜手發力,才能織密安全防護網,讓每個孩子都能在秋日里平安玩耍、快樂成長。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田從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