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工作委員會和北京市東城區文化和旅游局主辦,北京市東城區圖書館和圖書館報社承辦的2025科普閱讀推廣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前期面向全國征集科普閱讀推廣典型案例,深圳市龍崗區圖書館“‘樂讀龍崗’科普節系列活動” 以其在科普資源整合、活動形式創新、公眾閱讀引導等方面的亮眼實踐,從210個案例中脫穎而出,贏得評審專家的一致認可,獲評“全國優秀案例”,為全國科普閱讀推廣工作提供了可借鑒的 “龍崗經驗”。
“樂讀龍崗”科普節以“科學有意思”為理念,通過跨界資源整合、閱讀實踐聯動、多元場景拓展,打破科普閱讀傳統邊界,將科學轉化為可讀、可看、可玩的沉浸體驗?;顒雍w“筑夢航天”“有意思實驗室”和“米吳科學秀”三大板塊,融實踐、理論與互動于一體,構建起全方位科普推廣鏈條。
“筑夢航天”聚焦航天科普,組織青少年探訪綠航星際太空科技研究院,走進模擬“火星基地”與“空間站”,親身體驗超重耐力訓練(離心機)與登月模擬訓練(VR體驗);邀請科普作家鄧昕攜新書《熊貓航天員》親臨現場,分享書中前沿航天知識,助力青少年深度理解航天科技?!坝幸馑紝嶒炇摇笔强破臻喿x的 “實踐延伸”,圍繞 “物理、機械、能源” 等科普主題,設計38個趣味實驗項目,讓青少年通過動手操作,理解書本中的科學原理,激發閱讀相關科普讀物的興趣。“米吳科學秀”邀請全網6000萬粉絲的科普大V米吳科學團隊到場,呈現一場融合視覺震撼、硬核知識與趣味互動的科學盛宴?!捌古仪驒C關槍”、“液氮瀑布”、“5米巨型泡泡”、“馬德堡半球”對決等精彩項目輪番上演,將科學原理化為眼前奇觀,讓孩子們驚呼不斷,在震撼體驗中埋下熱愛科學的種子。
值得注意的是,活動通過聯動科研機構、科普作家、網紅 IP,突破圖書館單一服務模式,構建多方協同一體化科普場景,推動科普閱讀走出圖書館;注重文化普惠,以分齡設計適配多元群體,設分會場擴大輻射范圍;配套書展、薦書環節,引導青少年從體驗回歸閱讀,實現 “以體驗激發興趣、以興趣帶動閱讀”。
在為期一個月活動中,該科普節共吸引關注25464人次,直接參與1780人次,相關科普圖書借閱量顯著上升,有效推動從活動到閱讀的轉化,初步形成“資源聯動+內容分層+形式創新”的科普推廣模式,并獲得《中國日報》《南方教育時報》等媒體報道。
未來,龍崗圖書館將不斷完善“樂讀龍崗”項目運營模式,擴大活動的輻射面和影響力,推動科普閱讀走向深化與常態化,助力構建全民熱愛科學、樂于探索的學習型社會。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田從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