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9月19日訊(通訊員 李娜娜 鄧滿蘭)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師資整體素質,發揮骨干教師“傳、幫、帶”作用,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9月17日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高級中學在階梯教室舉行“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儀式,啟動新一輪教師專業成長計劃。此次共有42名教師結成21對師徒,覆蓋語文、英語、數學等13大學科。
儀式伊始,學校副校長張肇群致辭。她指出,“青藍工程”是學校優化師資、提升教學質量的務實舉措,既是骨干教師傳遞經驗的平臺,也是青年教師成長的通道。她強調,指導教師要扛起責任,青年教師要虛心學習,師徒雙方需教學相長,共同為學校教育發展發力。
隨后,教師成長規劃處主任滕召秀宣讀師徒結對名單,21對師徒分批上臺亮相,現場氛圍務實而莊重。
拜師禮環節,青年教師向指導教師行鞠躬禮,表達敬意與學習決心,并以莊重的儀式許下“勤奮學習、潛心育人、不辱師恩、攜手共進”的承諾,聚焦“學經驗、強能力”的核心目標。在簽訂結對協議與頒發聘書環節,師徒雙方鄭重簽署協議,學校領導為指導教師頒發“傳幫帶”榮譽證書。證書既是對指導教師的肯定,更明確了“傳經驗、幫成長、帶發展”的責任要求。
儀式上,指導教師代表蘭華青發言。她從21年前自己踏上講臺時的師傅說起,以過來人的經驗叮囑徒弟們一要“別怕問”,二要“別怕試”,三要“別怕超”,用積極進取的心態成為更加優秀的人民教師。青年教師代表羅鈞文發言時表示,將以“空杯心態”向師傅學習,主動請教教學設計、學情應對等實際問題,同時結合新教育理念與師傅交流,力爭盡快實現從“站穩講臺”到“站好講臺”的成長。
儀式最后,滕召秀作總結發言。她強調“青藍工程”是學校師資建設的“務實抓手”,并明確具體要求:對指導教師,需每周至少聽1節徒弟課、共同打磨教案,針對教學困惑“教方法、傳經驗”;對青年教師,需每周聽2節師傅課、課后寫反思,每月參與“同課異構”實踐;學校將建立師徒成長檔案,每學期舉辦“青藍杯”教學競賽,年底評選優秀師徒并在職稱評定、培訓等方面給予傾斜,以“實效落地”的舉措有序推進此項工作。
儀式結束后,全體師徒合影留念。同心共育,未來可期,下一步,龍山高級中學將以“青藍工程”為依托,持續優化師徒結對機制,助力青年教師實現從“站穩講臺”到“點亮舞臺”的成長蛻變,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田從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