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助學,科普潤心。在全國科普月深入開展之際,9月16日至17日,湖南省地質院組織院屬工礦所與駐譚村村鄉村振興工作隊,赴石門縣子良鎮中心學校開展“解鎖大地奧秘,點燃科學夢想”2025地質科普助學行動,為220余名山區學生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地質科普盛宴?;顒釉谠宏P工委、團委、婦聯聯合指導下進行,并獲石門縣教育局和子良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院屬工礦所黨委書記張鐵紅帶隊,黨委副書記肖宏文、副所長黃超剛共同參與。
精準對接,地質資源賦能鄉村教育
本次活動創新采用“專業支撐+需求導向”模式,通過前期深入調研,準確把握當地科普教育資源匱乏的實際,為學生量身定制了兩場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地質科普講座。省地質院駐譚村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朱建美介紹:“我們充分發揮地質專業優勢,以專業資源彌補鄉村教育短板,這場‘地質科普助學行動’是真正以孩子為中心、以需求為出發點的暖心實踐,真正實現了從‘送科普’到‘種科普’的轉變?!边@一精準幫扶模式,為鄉村教育注入持續活力。
暖心捐贈,實現從“輸血”到“造血”升級
活動伊始,省地質院工礦所向學校捐贈價值數萬元的地質科普圖書、學習文具和礦物教學標本,為后續科學教育提供堅實保障。學校回贈“地質助學情暖子良、科學筑夢愛潤童心”錦旗表達謝意。張鐵紅表示:“這面錦旗是榮譽更是責任。省地質院工礦所始終堅守資源勘探、能源保障和防災減災的國家使命,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高度重視青少年科學素養培育。今后我們將繼續傳遞知識、播種希望,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教育發展?!贝送?,院校還建立了長效幫扶機制,通過定期回訪、資源更新與線上輔導等方式,實現科普助學長期化、常態化。
創新課堂,“地下望遠鏡”引爆科學熱情
“大家知道什么是‘地下望遠鏡’嗎?”全國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一等獎獲得者、院屬工礦所團委副書記朱菱的提問,瞬間點燃學生們的好奇心。她在《地心大冒險之神奇的“地下望遠鏡”》講座中,借助實物標本、視頻動畫和互動問答,將能源勘探、防災減災等復雜的專業知識講述得生動有趣、通俗易懂?!凹亦l尋寶鑒寶”沉浸式體驗環節將氣氛推向高潮,學生們手捧湖南本土礦石標本仔細端詳、踴躍討論,驚嘆聲此起彼伏?!拔议L大也要為家鄉尋找礦石寶藏!”一名學生手捧礦石激動地說。結合能源與環保知識開展的互動問答,更讓深奧的科學知識輕松入腦入心。
地質科普助學,書寫教育幫扶新篇章
此次行動是湖南省地質院專業力量服務基層的生動實踐。近年來,該院持續發揮技術優勢,在資源勘探、災害防治、鄉村振興、科普教育等領域積極作為,彰顯新時代地質單位的使命擔當。子良鎮中心學校黨支部書記朱建軍表示:“這樣的科普助學活動非常珍貴,不僅拓寬學生視野,更點燃了他們心中的科學火種。”
下一步,省地質院將持續推進院屬工礦所深化“地質科普進校園”品牌建設,推動優質科技資源下沉基層,助力培養科技后備人才,在三湘大地上書寫科技報國與教育幫扶的新篇章。(文/朱菱 圖/鄧旭剛 視頻/易思琦 朱菱)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田從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