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通訊員 余丹丹 王芊芊
當怯生生踏入校園的孩童,能自信跟上課堂節奏、主動舉手互動;當家長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化作對學校工作的頻頻點贊——這份溫暖的轉變,源于平江縣官塘中心小學自2019年起,對鄉村幼小銜接教育的深耕細作。隨著一年級入學教育成果展示落幕,這場跨越四年的教育探索,交出了滿是溫度與實效的答卷。
四年深耕:搭階梯式模型,破解銜接痛點
早在2019年,官塘中心小學便精準捕捉鄉村學子幼小銜接的難點,以“孩子為中心”開啟探索之路,在試錯與調整中尋覓平穩過渡的良方。2021年,探索迎來關鍵突破——“沉浸體驗?階梯適應?協同共育”核心模型雛形初現。
四年間,從模型搭建到細節打磨,從單一課堂管理到“家?!眳f同,學校以成長規律為尺,讓“幼升小”從“斷層跳躍”變為孩子可感的“階梯式成長”。
成果驗收:一周蛻變,小萌新活力滿滿
9月17日,一年級入學教育成果展示如期開展。校領導與各年級組長組成評審團,從課堂常規、生活能力、隊列隊形三大維度,為4個班級的銜接成效“打分”。
“坐姿——端正!”“小嘴巴——不講話!”老師的口令剛落,孩子們立刻腰背挺直、雙手放好,眼神專注又堅定;“請你拿出語文書——我就拿出語文書!”“火車哪里開——火車這里開!”課本翻頁整齊劃一,互動口號響亮干脆,羞澀早已被投入取代。
生活能力展示更藏驚喜:收發作業本時,小組傳遞有序、疊放方正;整理書包時,課本文具、水杯分類歸位,剛離園的孩童已然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隊列展示堪稱點睛之筆?!傲⒄?!”“稍息!”在小老師的口令下,孩子們迅速站隊、整齊踏步。動作雖顯稚嫩,但每一次抬頭、每一回擺臂都透著認真,響亮的口號里滿是新生的蓬勃朝氣。
共育回響:家長點贊,成最美教育注腳
“以前總怕孩子跟不上,現在看她回家主動整理書包、念叨課堂口令,徹底放心了!” 一(1)班家長曹女士的話,道出了眾多家長的心聲。
四年探索中,學校始終將家長視作共育“合伙人”:通過家長會解讀理念、發放《家庭銜接指導手冊》、組織親子實踐活動,讓家長從“焦慮旁觀者”變身“積極參與者”。如今,家長們頻頻分享成長趣事:有孩子回家教弟弟“坐端正”,有家長感慨學會“用鼓勵代替催促”。這份認可與配合,讓銜接效果加倍,更讓“協同共育”理念在鄉村土壤深深扎根。
一周入學教育啟幕成長新篇,四年深耕鋪就過渡階梯。未來,官塘中心小學將持續把習慣養成融入日常,以專業與愛心護航,陪伴“小萌新”成長為品學兼優的好少年!
責編:陳方
一審:陳方
二審:湯世明
三審:田從梅
來源:華聲在線
免責聲明:華聲在線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發布,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在線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在線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