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鐵集團加強旅客運輸組織,豐富客運產品供給,積極助力穩經濟、擴內需、促消費,為旅客平安便捷溫馨出行和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撐。1至8月,全國鐵路發送旅客32億人次,同比增長6.7%,創歷史同期新高,全國鐵路運輸安全平穩有序。(9月17日人民網)
“32億人次”的數字映入眼簾,這不僅是一組創歷史同期新高的運輸數據,更是一幅活力中國的現實寫照。一趟趟列車的啟程,是返鄉團聚的溫情,是探索遠方的期待,也是為生活奔波的堅持。鐵路運輸的高位運行,既是民生保障的溫度計,也是經濟活力的晴雨表,更彰顯出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澎湃活力。
“運力答卷”寫滿了對民生需求的精準回應。出行是否便捷,從來都是老百姓最關心的事。今年以來,國鐵集團統籌高鐵與普速鐵路資源,京哈高鐵、滬昆高鐵的高標運行釋放效率,渝廈高鐵新增線路打通脈絡,日均開行旅客列車11127列的規模,同比增長7.7%的運力,公益性“慢火車”持續開行,廣深港高鐵2115萬、中老鐵路17.4萬人次的跨境旅客量,正在詮釋著鋼鐵軌道既能承載復興號的風馳電掣,也能守護慢火車的民生情懷,這樣的發展才是真正有溫度的發展。出行無憂的旅程既丈量著中國經濟的韌性,也溫暖著普通人的生活。
“服務創新”勾勒出美好出行的幸福輪廓。學生預約購票服務常態化,優惠票規則優化讓學子出行更省心,推行鐵路暢行碼、便捷換乘提升通行效率,92個互聯網訂餐站點努力供好“一盒好飯”,40座車站試點高鐵寵物托運,30座車站推行“輕裝行”服務,45個車站實現鐵路與地鐵免安檢接駁等一系列措施應景而生。鐵路服務的每一次細微升級都在破解旅客出行的實際難題。這些看似瑣碎的改進,恰恰構成了美好出行的基礎框架。當適老化列車載著銀發族飽覽山河,當主題專列呼應年輕人的熱愛,鐵路已經成為傳遞人文關懷的紐帶。
“流量密碼”激活了經濟復蘇的強勁動能。32億人次的客流量是拉動內需、促進消費的“引擎”。國鐵集團瞄準旅游觀光、生態康養、紅色研學等需求,致力“火車向著景區開”。1至8月1551列旅游列車的開行量,同比增長26.1%的增幅,不僅點燃了旅游經濟的熱度,更帶動了沿線餐飲、住宿、文創等產業的發展。“旅游列車+”經濟正在一步一步拓展出消費新場景,銀發專列正蓄力釋放經濟潛力。鐵路就像經濟的毛細血管,既保障人員流動又促進商品流通,這種高效暢通的運輸體系正發揮著獨特作用。從服務創新到經濟拉動,印證著民生溫度與經濟脈動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
32億人次的成績是短暫過去的總結,更是展望未來的起點。出行更順暢,才能持續為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注入動力。“走得了”也要“走得好”,“運旅客”更要“促發展”,中國鐵路的每一次提速、每一次創新,都在書寫著民生溫度與經濟加速度的雙重答卷。而這流動的中國,這流動的活力,也將促使中國經濟的列車行穩致遠。(張曉潔)
責編:周培
一審:周培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