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情況。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十四五”時期,黨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動從重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向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跨越式轉變。
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以來,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全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4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7.2%,比2020年上升2.4個百分點;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首次超過90%。人民群眾生態環境滿意度連續4年超過90%。
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新成效。藍天保衛戰方面,2024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和汾渭平原細顆粒物(PM2.5)濃度分別比2020年下降18%、10%和20%。碧水保衛戰方面,全面開展排污口“查、測、溯、治”,共查出入河排污口36萬余個、入海排污口6.3萬余個,3000多條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凈土保衛戰方面,實施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基本完成132個重點縣農用地土壤重金屬的污染溯源,固體廢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方面的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綠色低碳發展邁出新步伐。著力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11.2億千瓦煤電機組和9.5億噸粗鋼產能完成全流程或重點工程超低排放改造。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并穩定運行,覆蓋全國60%以上的碳排放量,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明顯提升。
生態保護修復監管實現新進展。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占比超過30%。實施一批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4%的國家重點野生動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
生態環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組織開展8批次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進一步壓實美麗中國建設的政治責任?;窘⑷蚋采w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將386萬余個固定污染源納入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要素最齊全的國家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
全球環境治理彰顯新擔當。作出碳達峰碳中和的莊嚴承諾并付諸實施。成功舉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推動達成“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啟動運行“昆明基金”,有效提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信心。深入推進南南合作和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為建設清潔美麗世界作出中國貢獻。
以高水平保護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環境部圍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構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體系,積極培育和壯大綠色生產力,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加強準入管理,推動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全面落實分區管控制度,“十四五”期間,全國高排放、高污染項目環評審批數量持續下降;風電、新能源汽車等項目的環評數量不斷增加,2025年上半年同比分別增長44.4%、31.3%;“十四五”以來,審批電子信息制造類高技術產業項目環評文件1.46萬個,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要素保障。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郭芳介紹,“十四五”以來,全國已建成“兩級、三類、一清單”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各地均已發布省、市兩級管控方案,劃定“優先保護、重點管控、一般管控”三種類型4萬多個管控單元,制定差異化準入清單。“今年還將開展分區管控方案5年定期調整,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更有力支撐。”郭芳說。
強化標準引領,促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健全生態環境標準體系,完成32項排放標準的制修訂?!笆奈濉币詠?,1.98億噸焦化產能、1.1億噸水泥熟料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00多臺燃煤鍋爐實施有組織排放改造。
加快科技創新,激發綠色發展新動能。建成國家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服務平臺,匯聚5000多項優秀科技成果,助力企業綠色低碳發展。
發展綠色金融,助推綠色低碳轉型。深入推進以生態環境為導向的項目開發新模式創新,100多個項目獲得金融機構支持,獲得授信金額2164億元、發放貸款764億元。
今年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創立10年?!岸讲靽烂C查處了一批重大典型案件,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鄙鷳B環境部副部長于會文介紹,截至今年6月,第一輪督察及“回頭看”的3294項整改任務已基本完成,第二輪的2164項整改任務完成率超過85%,第三輪督察整改也正在扎實推進。督察受理轉辦的35萬件群眾舉報,絕大多數已辦結或階段性辦結。
積極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和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今年是“雙碳”目標提出5年,生態環境部副部長李高介紹,生態環境部積極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和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動構建和落實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推進能源、產業轉型升級和重點領域的綠色低碳發展,推動建成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總量已提前完成2030年國家自主貢獻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積極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截至9月18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量達7.14億噸,累計成交額達489.61億元。牽頭構建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指導發布100多項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上線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庫等。深入推進適應氣候變化工作,聯合多個部門印發實施《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深化39個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建設。
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內容,生態環境部持續推動美麗中國建設落地見效,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全面啟動,美麗河湖、美麗海灣建設加力提速。黃潤秋表示:“展望‘十五五’,我們將錨定目標、接續努力,加快形成美麗中國建設新格局?!?/p>
責編:伍鏌
一審:伍鏌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