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古稱“彭城”,既承載著漢文化的厚重底色,也煥發著現代都市的蓬勃生機。巷陌間流淌著古城獨有的韻味;燈火下,柳琴婉轉,伏羊飄香;夜色里,“蘇超”觀眾的歡呼聲與燒烤的滋滋聲交織回蕩。經時光雕琢的徐州,正以“快哉”之姿,在歷史與當下的交響中鋪展出一卷“古彭新韻”的生動長圖。
彭城千年韻
徐州歷史上為華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和2600多年的建城史。作為漢代楚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這里留存有豐富的遺址文物。
徐州博物館展出的西漢陶繞襟衣女舞俑。人民網記者 蘇纓翔攝
徐州博物館所藏西漢“金縷玉衣”,工藝精絕、世所罕見,既彰顯漢代玉器制作與喪葬禮制的高度成熟,也映射出彼時社會的精神追求;漢墓中出土的陶俑,或列陣肅立,或擊鼓起舞,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徐州博物館講解員張議之說:“這些陶俑具有寫意之美,漢代工匠以簡練線條刻畫出的兵馬俑和舞俑,是漢代社會風貌與藝術追求的再現?!边@些歷史珍藏,再現了一代盛世的生活圖景,正是彭城千年輝煌的文明印記。
黃樓外觀。人民網記者 余樂攝
2023年,徐州市啟動“彭城七里”歷史文脈梳理與城市更新工程,以彭城路為南北中軸線,串聯黃樓、文廟、回龍窩、戶部山等重要歷史文化節點,構建一條長約3.5公里,貫穿兩片歷史街區的城市文化長廊。通過修復主城區沿街古建筑外立面和系統整合歷史文化資源,傳統街巷風貌煥新,多個特色街區陸續呈現,形成“七里一線、步步皆景”的沉浸式文化體驗空間。在“文旅商”深度融合推動下,徐州主城區人氣日盛,實現了人文氣息與市井煙火的交融共生,更推動歷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活態傳承。
食俗戲韻濃
每到農歷初伏,徐州便以一場“以熱制熱”的伏羊節迎接盛夏。街巷間,濃醇的羊湯香氣四溢,大鍋尚未沸騰,食客已等候在灶旁,只為第一時間舀上一碗熱氣氤氳的“頭湯”。
熬制中的徐州羊湯。人民網記者 蘇纓翔攝
這份熱烈背后,是彭祖飲食文化千年不斷的傳承。徐州人篤信,源自堯舜時期的“伏天吃伏羊”習俗,不僅暢快身心,更蘊含著中醫“冬病夏治”的古老智慧。
自2002年首屆伏羊美食文化節啟幕,到2021年“徐州伏羊食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一傳統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如今,每逢入伏時節,親友圍坐、羊湯飄香,人們在滾燙熱氣中延續著古老的“伏臘”風俗,也讓彭祖的飲食智慧在新時代沸騰不息。
在徐州,喝一碗地道羊湯,聽一段婉轉柳琴,是最具地方特色的雙重體驗。
人民網外籍專家湖長明體驗柳琴戲。人民網記者 蘇纓翔攝
柳琴戲,因唱腔直擊人心而被稱為“拉魂腔”。它以柳葉琴為主要伴奏樂器,唱腔豐富,結構靈活,極具地方韻味。“柳琴戲代表我們徐州的地方文化,它以三小戲——小生、小旦、小丑為主,多以民間生活為題材,演繹生活小戲,內容非常貼近百姓?!?江蘇省柳琴劇院副院長楊誠說。
談及柳琴戲風格與徐州人性格的關聯,江蘇省柳琴劇院藝委會主任、一級演員張晶說:“柳琴戲的風格輕松詼諧,能體現我們徐州人風趣幽默、豪爽豁達的性格?!?/p>
活力新磁場
徐州,這座被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認定的“中國工程機械之都”,正以徐工集團為代表,用一系列智能制造成果彰顯“大國重器”的實力與風采。
徐工無人電動礦卡行駛在內蒙古華能伊敏露天礦區。受訪對象供圖
在內蒙古華能伊敏露天煤礦,百臺徐工無人電動礦卡已經實現常態化運營。徐工集團礦機公司總布置工程師代二波說:“這是全球首個百臺規模的無人電動礦卡應用。融合無人駕駛、5G通信和光伏綠電補能等前沿技術,徐工無人電動礦卡的作業效率可達人工的120%,每年節省燃油1.5萬噸,顯著提升了安全性和綠色效益?!?/p>
在電影《流浪地球2》中亮相的徐工步履式挖掘機“鋼鐵螳螂”則在應急救援中展現非凡實力?!八芘郎健⑸嫠?、跨溝、越障,在45度陡坡和2米深水中靈活作業,憑借56種靈活動作,被譽為應急救援領域的‘變形金剛’”。 徐工集團高裝公司市場推廣專員胡藝凡說。
“蘇超”比賽現場。人民網記者 余樂攝
在綠茵場上,徐州同樣展現出與“智造精神”一脈相承的城市活力。自今年5月開賽以來,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蘇超”)場均觀賽人數2.5萬,線上直播觀看人次數超過13億。作為業余聯賽,“蘇超”打破了職業賽事的門檻,讓學生、快遞員、程序員等來自各行各業的草根球員同場競技。在徐州隊球員歷廣鵬看來,“和職業聯賽相比,‘蘇超’更貼近普通百姓,把球員和球迷之間的距離拉得非常近?!?/p>
事實上,“蘇超”的意義,早已超越了體育本身。正如徐州隊球員喬宇所說:“我們和其他球隊在場上是對手,在場下是一家人。我們希望通過‘蘇超’,讓更多人了解江蘇,走進徐州,體驗這里的美食和文化。”
責編:洪曉懿
一審:洪曉懿
二審:印奕帆
三審:譚登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